【商报】广西开拓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泽楠28日介绍,广西以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建设为重要载体,积极开拓面向东盟的应用场景,正打造中国—东盟微短剧内容平台、中国—东盟地质灾害早期预警系统等一批人工智能应用。
刊于菲律宾《商报》;泰国《京华日报》
中新社南宁4月28日电(记者黄艳梅)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泽楠28日介绍,广西以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建设为重要载体,积极开拓面向东盟的应用场景,正打造中国—东盟微短剧内容平台、中国—东盟地质灾害早期预警系统等一批人工智能应用。
广西官方当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2025年头部批共16个人工智能开放场景清单,涉及农业、制造、交通、能源、文旅等重点领域。
其中,农业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广西特色作物全产业链场景,推动农业绿色智能生产,不仅有助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还将进一步拓展与东盟国家的合作空间;制造领域的动力装备行业大模型研发与应用示范场景,推动产学研联合攻关,将带动提升广西发动机产业链的智能化水平和成果示范推广至国内及东盟国家。
广西将东盟国家作为广西发展人工智能的重点方向,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已启动建设,成功签约头部批入驻项目40个。广西积极构建“北上广深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跨境产业生态,小语种语料库建设正式启动,中国—东盟法律大模型2.0版本建成投入使用。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赵恩江介绍,截至目前,广西已累计培育自治区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37家、智能工厂338家、数字化车间277家。广西将加速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体系,推进人工智能产品突破,重点发展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穿戴设备等终端产品,建设国内智能产品重要生产基地。
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邻的省区,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广西官方表示,将发挥独特优势,在新领域新赛道发力,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国际合作高地。(完)
【星暹日报】中越边民广西大联欢 多领域交流深化情谊
【京华日报】广西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国际合作高地
【文汇报】“人工智能+制造” 广西加快建设面向东盟产业高地
【讯报】广西柳州与印尼万隆结好20周年 多领域合作开花结果
【京华日报】“串门旅游”催热中越文旅合作
【商报】近5000名香港游客桂林踏春
【法国欧洲时报网】境外记者与网红感知广西展现真实中国
【千岛日报】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40个项目集中签约
【国际日报】新茶饮风行 “世界茉莉花都”广西横州花茶走俏
硕士、博士超千人 泰康HWP成为人才高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